望月怀远 / 望月怀古

张九龄〔南北朝〕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
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拼音解读
hǎi shàng shēng míng yuè ,tiān yá gòng cǐ shí 。
qíng rén yuàn yáo yè ,jìng xī qǐ xiàng sī 。
miè zhú lián guāng mǎn ,pī yī jiào lù zī 。
bú kān yíng shǒu zèng ,hái qǐn mèng jiā qī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,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。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,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。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,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。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,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。

注释⑴怀远:怀念远方的亲人。⑵首二句: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,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,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。谢庄《月赋》:“隔千里兮共明月”。⑶情人:多情的人,指作者自己;一说指亲人。遥夜:长夜。怨遥夜:因离别而幽怨失眠,以至抱怨夜长。竟夕:终宵,即一整夜。⑷怜:爱。滋:湿润。怜光满:爱惜满屋的月光。这里的灭烛怜光满,很显然根据上下文,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,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。此时月光敞亮,就是在现在今天,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。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,就有种“怜”的感觉,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,读诗读人,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。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,“满”描写了一个状态,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。⑸末两句: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,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。陆机《拟明月何皎皎》:“照之有余辉,揽之不盈手。”盈手:双手捧满之意。盈:满(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)。

赏析

《望月怀远》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,是作者在离乡时,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。起句“海上生明月”意境雄浑阔大,是千古佳句。它和谢灵运的“池塘生春草”,鲍照的“明月照积雪”,谢朓的“大江流日夜”以及作者自己的“孤鸿海上来”等名句一样,看起来平淡无奇,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,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,脱口而出,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。这一句完全是景,点明题中的“望月”。第二句“天涯共此时”,即由景入情,转入“怀远”。前乎此的有谢庄《月赋》中的“隔千里兮共明月”,后乎此的有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词中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都是写月的名句,其旨意也大抵相同,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,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,谢庄是赋,苏轼是词,张九龄是诗,相体裁衣,各极其妙。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,一起就全部收摄,却又毫不费力,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。

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,是一段很长的时间,诗中说是“竟夕”,亦即通宵。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,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,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,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,只觉得长夜漫漫,故而落出一个“怨”字。三四两句,就以怨字为中心,以“情人”与“相思”呼应,以“遥夜”与“竟夕”呼应,上承起首两句,一气呵成。这两句采用流水对,自然流畅,具有古诗气韵。

竟夕相思不能入睡,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,于是灭烛,披衣步出门庭,光线还是那么明亮。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,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,更难以入睡。夜已深了,气候更凉一些了,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。这里的“滋”字不仅是润湿,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。“露滋”二字写尽了“遥夜”、“竟夕”的精神。“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”,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。

相思不眠之际,没有什么可以相赠,只有满手的月光。诗人说:“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,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?还是睡罢!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。”“不堪”两句,构思奇妙,意境幽清,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,恐怕是写不出来的。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“照之有余辉,揽之不盈手”两句诗意,翻古为新,悠悠托出不尽情思。诗至此戛然而止,只觉余韵袅袅,令人回味不已。

作者介绍

张九龄

张九龄

张九龄(678─740),唐著名政治家、诗人。字子寿,一名博物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唐中宗景龙初(707)举进士,任校书郎。唐玄宗先天二年(713),登道侔伊吕科,升任右拾遣。后历任司勋员外郎、中书舍人、桂州都督、中书侍郎等职。曾因张说举荐,任集贤院学士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任宰相,翌年迁中书令,兼修国史。后加金紫光禄大夫。为相贤明,刚直不阿,敢于直谏,主张用人不循资格,设十道采访使。后遭奸相李林甫诽谤、排挤,开元二十四年(736)罢相,自此朝政日渐昏暗,「开元之治」遂告结束。次年贬为荆州长史,不久病卒。工于诗,格调清雅,兴寄深婉,较出色地继承了汉魏诗歌的优良传统,骨峻神竦,思深力遒。其代表作《感遇》诗运用比兴,寄托讽谕,继承阮籍《咏怀》和陈子昂《感遇》诗的优良传统,风格沉挚刚健。有《曲江集》。《全唐诗》录其诗三卷。►203篇诗文

诗词迷网提供《望月怀远 / 望月怀古》的原文、翻译、注释、赏析等详细信息。《望月怀远 / 望月怀古》出自张九龄的作品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s://www.shicifans.com/shiwen/4809.html

张九龄相关诗词

  •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

    张九龄〔唐朝〕

    薄宦晨昏阙,尊尊义取斯。穷愁年貌改,寂历尔胡为。
    不谄词多忤,无容礼益卑。微生尚何有,远迹固其宜。
    思扰梁山曲,情遥越鸟枝。故园从海上,良友邈天涯。
    云雨叹一别,川原劳载驰。上惭伯乐顾,中负叔牙知。
    去国诚寥落,经途弊险巇.岁逢霜雪苦,林属蕙兰萎。
    欲赠幽芳歇,行悲旧赏移。一从关作限,两见月成规。
    苒苒穷年籥,行行尽路岐。征鞍税北渚,归帆指南垂。
    树晚犹葱蒨,江寒尚渺瀰。土风从楚别,山水入湘奇。
    石濑相奔触,烟林更蔽亏。层崖夹洞浦,轻舸泛澄漪。
    松筱行皆傍,禽鱼动辄随。惜哉边地隔,不与故人窥。
    畴昔陪鹓鹭,朝阳振羽仪。来音虽寂寞,接景每逶迤。
    朝罢冥尘事,宾来话酒卮。邀欢逐芳草,结兴选华池。
    及此风成叹,何时雾可披。自怜无用者,谁念有情离。
    望美音容阔,怀贤梦想疲。因声达霄汉,持拙守东陂。

  •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

    张九龄〔唐朝〕

    稽亭追往事,睢苑胜前闻。飞阁凌芳树,华池落彩云。
    藉草人留酌,衔花鸟赴群。向来同赏处,惟恨碧林曛。

  • 秋夕望月

    张九龄〔唐朝〕

    清迥江城月,流光万里同。所思如梦里,相望在庭中。
    皎洁青苔露,萧条黄叶风。含情不得语,频使桂华空。

  • 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

    张九龄〔唐朝〕

    记言闻直史,筑室面层阿。岂不承明入,终云幽意多。
    沉冥高士致,休浣故人过。前岭游氛灭,中林芳气和。
    兹辰阻佳趣,望美独如何。

  • 感遇(江南有丹橘)

    张九龄〔唐朝〕

    【感遇十二首其七】 江南有丹橘,经冬犹绿林。 岂伊地气暖,自有岁寒心。 可以荐嘉客,奈何阻重深! 运命唯所遇,循环不可寻。 徒言树桃李,此木岂无阴?

热门南北朝诗词

热门名句

《望月怀远 / 望月怀古》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