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诵

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

欧阳修〔宋朝〕
西湖春色归,春水绿於染。
群芳烂不收,东风落如糁。
参军春思乱如云,白发题诗愁送春。
遥知湖上一樽酒,能忆天涯万里人。
万里思春尚有情,忽逢春至客心惊。
雪消门外千山绿,花发江边二月晴。
少年把酒逢春色,今日逢春头已白。
异乡物态与人殊,惟有东风旧相识。
拼音解读
xī hú chūn sè guī ,chūn shuǐ lǜ yú rǎn 。
qún fāng làn bú shōu ,dōng fēng luò rú shēn 。
cān jun1 chūn sī luàn rú yún ,bái fā tí shī chóu sòng chūn 。
yáo zhī hú shàng yī zūn jiǔ ,néng yì tiān yá wàn lǐ rén 。
wàn lǐ sī chūn shàng yǒu qíng ,hū féng chūn zhì kè xīn jīng 。
xuě xiāo mén wài qiān shān lǜ ,huā fā jiāng biān èr yuè qíng 。
shǎo nián bǎ jiǔ féng chūn sè ,jīn rì féng chūn tóu yǐ bái 。
yì xiāng wù tài yǔ rén shū ,wéi yǒu dōng fēng jiù xiàng shí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春天使者姗姗前来访问,西湖水面换上绿色衣裙。
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热情,花风落地一样唤人兴奋。
春来了,参军思绪乱如云,白发人,最怕题诗送青春。
我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,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。
遥遥万里你捎来一片春情,每到春来我暗暗感到心惊。
冰雪消融,门外千山碧绿,繁花争妍,江边二月多晴。
还记得,少年时,迎春畅饮,到如今,春草绿,两鬓如丝。
他乡作客,物态人情各异,东风情意,年年难舍难离。

注释
西湖:指许州(今河南许昌市)西湖。
谢法曹:即谢伯初,字景山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当时在许州任司法参军。宋代州府置录事参军、司理参军、司法参军等属官,统称曹官,司法参军即称法曹。
归:回去,指春光将逝。
绿于染:比染过的丝绸还绿。
烂不收:指落花委地,难于收拾。
落如糁(sǎn):碎米粒,引申指散粒状的东西,诗中形容飘落的花瓣。
参军:指谢伯初。
天涯万里人:诗人自指。
殊:不同,引申为“陌生”的意思。

参考资料:
刘扬忠编选.欧阳修集:凤凰出版社,2014.10:第19页

赏析

全诗以“万里”一句为界分为两部分,前半写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;后半写自己异乡逢春的新鲜见闻和落寞情怀。诗中春景写得明媚可喜,感情写得真挚动人。结构上由景及人,由景及情,层次分明,而接转自然,语言明白晓畅,多少也有学习李白诗风所带来的飘逸气,体现了欧诗的基本特色。

鉴赏

这首诗作于景祐四年(1037年)。景祐三年(1036年)十月,诗人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和范仲淹对保守派的斗争,写信痛斥保守派谏官高若讷,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令。友人谢伯初从许州寄诗安慰他,他便写了这首诗作答。

诗的前四句“西湖春色归,春水绿于染。群芳烂不收,东风落如糁。”写许州西湖春景:春来波绿,群芳烂漫,明媚旖旎,景致醉人。接下由景及人,转写诗友殷勤多情,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,点明这首诗是回赠之作。“参军春思乱如云,白发题诗愁送春。”写诗友虽已自发苍苍,但仍多愁善感,春思如云。谢伯初赠诗中有“多情未老已白发,野思到春乱如云”之句,诗人特别欣赏,故化用其意,描摹诗人白发多情,寥寥数笔,却十分生动传神。“遥知湖上一樽酒,能忆天涯万里人。”想象诗友独酌湖上,默默思念远方被贬的自己。读诗至此,方知前面写景用意并不仅仅在于咏叹西湖的自然风光,更是以美景烘托诗友的美好情谊。句中“天涯万里人”是诗人的自称,暗寓自己被贬夷陵的遭遇,同时将内容巧妙引向自己胸臆的抒发。

“万里思春尚有情,忽逢春至客心惊。”许州、夷陵两地相距遥远,又有山川阻隔,故诗人对诗友“万里”寄诗,传递春的消息和真挚友情激动不已,但同时因身遭斥逐,心情凄惶,忽睹春景,不禁心头震颤。门外绵绵远山残雪融尽,绿装重换。二月晴朗的阳光下,江边红花正争相吐艳,如此来去匆匆的春天,让人感叹如梭的光阴和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。诗人触景伤怀,蓦然回首:昔日把酒对春、风流倜傥的少年,如今而立刚过,却已是鬓发苍苍。显然,一个事业、生活正在蓬勃向上的得意之士,是不太可能如斯身心俱老的,只有历经磨难者才每每会回味过去的大好时光。“异乡物态与人殊,惟有东风旧相识”,在这贬谪之地,诗人眼甲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、冷淡,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、亲切,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。诗到此戛然而止,但意犹未尽,令读者回味无穷。

全诗以春为线索,既有对景物的描绘,又有诗友形象的勾勒和对原诗的化用l既有感于诗友的真挚睛怀,又低徊于自身的遭际,诗情沿这一线索逐层展开,前后承转不着痕迹,使诗篇情韵幽折,是一首酬唱诗的佳作。另外,诗人多处描摹明丽春景,虽有以明朗之景反衬其忧苦之心,今昔之感的用意,但那种或虚或实的反复咏叹,更多的是使诗篇交错洋溢着令人沉醉的气氛,一折一扬的处理,使诗之色彩也显得多变而迷人,诗之内涵也更加丰富,绝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咏春主题上。全诗结构上由景及人,由景及情,层次分明,而接转自然,语言明白晓畅,体现了欧诗的基本特色。

参考资料:
吴翠芬著.散花集 古代文学评论与鉴赏:南京大学出版社,2015.10:第224页

作者介绍

欧阳修

欧阳修
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►814篇诗文

诗词迷网提供《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》的原文、翻译、注释、赏析等详细信息。《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》出自欧阳修的作品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s://www.shicifans.com/shiwen/7641.html

欧阳修相关诗词

  • 西园石榴盛开

    欧阳修〔宋朝〕

    荒台野径共跻攀,正见榴花出短垣。
    绿叶晚鸎啼处密,红房初日照时繁。
    最怜夏景铺珍簟,尤爱晴香入睡轩。
    乘兴便当携酒去,不须旌骑拥车辕。

  • 紫石屏歌

    欧阳修〔宋朝〕

    月从海底来,行上天东南。
    正当天中时,下照千丈潭。
    潭心无风月不动,倒影射入紫石岩。
    月光水洁石莹净,感此阴魄来中潜。
    自从月入此石中,天有两曜分为三。
    清光万古不磨灭,天地至宝难藏缄。
    天公呼雷公,夜持巨斧隳崭岩。
    堕此一片落千仞,皎然寒镜在玉奁。
    虾蟆白兔走天上,空留桂影犹杉杉。
    景山得之惜不得,赠我意与千金兼。
    自云每到月满时,石在暗室光出檐。
    大哉天地间,万怪难悉谈。
    嗟予不度量,每事思穷探。
    欲将两耳目所及,而与造化争毫纤。
    煌煌三辰行,日月尤尊严。
    若令下与物为比,扰扰万类将谁瞻。
    不然此石竟何物,有口欲说嗟如钳。
    吾奇苏子胸,罗列万象中包含。
    不惟胸宽胆亦大,屡出言语惊愚凡。
    自吾得此石,未见苏子心怀惭。
    不经老匠先指决,有手谁改施镌镵。
    呼工画石持寄似,幸子留意其无谦。

  • 答王内翰范舍人

    欧阳修〔宋朝〕

    相从一笑欢无厌,屡获新篇喜可涯。
    自昔居前诮糠秕,幸容相倚愧蒹葭。
    白麻诏令追三代,青史文章自一家。
    我亦谏垣新忝命,君恩未报发先华。

  • 秋怀

    欧阳修〔宋朝〕

    节物岂不好,秋怀何黯然!
    西风酒旗市,细雨菊花天。
    感事悲双鬓,包羞食万钱。
    鹿车何日驾,归去颍东田。

  • 送孙秀才

    欧阳修〔宋朝〕

    高门煌煌赫如赭,势利声名争借假。
    嗟哉子独不顾之,访我千山一羸马。
    明珠渡水覆舟失,曾我玑贝犹满把。
    迟迟顾我不欲去,问我无穷惭报寡。
    时之所弃子独向,无乃与世异取舍。

热门宋朝诗词

热门名句

《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》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