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夜吴歌·秋歌

李白〔唐朝〕
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
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。
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
拼音解读
zhǎng ān yī piàn yuè ,wàn hù dǎo yī shēng 。
qiū fēng chuī bú jìn ,zǒng shì yù guān qíng 。
hé rì píng hú lǔ ,liáng rén bà yuǎn zhēng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秋月皎洁,长安城一片光明,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。砧声任凭秋风吹,怎么也吹不尽,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。什么时候才能平定敌人(胡人),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?

注释1子夜吴歌:六朝乐府吴声歌曲。2一片月:一片皎洁的月光。3万户:千家万户。4吹不尽:吹不散。5玉关:玉门关。这两句说飒飒秋风,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,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。6平胡虏: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。7良人:指驻守边地的老剖。罢:结束。8捣衣: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,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;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,去浑水,再清洗。

赏析

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,希望早日结束战争,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。虽未直写爱情,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;虽没有高谈时局,却又不离时局。情调用意,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。

月色如银的京城,表面上一片平静,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;秋风不息,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。读来让人怦然心动。结句是闺妇的期待,也是征人的心声。

笼统而言,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,而情景始终交融。“长安一片月”是写景,同时又是紧扣题面,写出了“秋月扬明辉”的季节特点。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,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,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。此外,月明如昼,正好捣衣,而那“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”的月光,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。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,用杵捣平捣软,是谓“捣衣”。这明朗的月夜,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,而这种特殊的“秋声”,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。“一片”、“万户”,写光写声,似对非对,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。秋风,也是撩人愁绪的,“秋风入窗里,罗帐起飘扬”,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。月朗风清,风送砧声,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。用“总是”二字,情思益见深长。这里,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,见境不见人,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,“玉关情”也很浓。王夫之评价说:“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,被太白拾得。”(《唐诗评选》)此情之浓,不可遏止,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:“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?”后世的某些人偏爱“含蓄”,如田同之就曾说:“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,更觉浑含无尽。”(《西圃诗说》)其实未必是这样。“不知歌谣妙,声势出口心”(《大子夜歌》),慷慨天然,是民歌本色,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。而从内容上看,正如沈德潜指出的“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”(《说诗晬语》),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,更具社会意义,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。全诗手法如同电影,有画面,有“画外音”。月照长安万户、风送砧声、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、插曲:“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”……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,读者须知,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“插曲”决不多余,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,在画外也在画中,它回肠荡气,激动人心。因此,《秋歌》从正面写到思情,而有不尽之情。

作者介绍

李白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西北)人,其先隋末窜于碎叶(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)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少有逸才,志气宏放,飘然有超世之心。十岁通诗书,被称为“天才英特”。喜纵横术,击剑任侠,轻财重施。青年时离蜀漫游,玄宗天宝初,入长安,经贺知章、吴筠推荐,诏供奉翰林。但政治上不受重视,又受权贵谗毁,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。天宝三载在洛阳结识杜甫。二人于诗坛齐名,并称“李杜”。安史乱起,白为永王李璘府僚,参与平乱。因永王兵败,坐流夜郎,中途遇赦东还,依族人当涂令李阳冰。不久病卒。其诗风雄奇豪放、清新飘逸,代表作有《蜀道难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等。有《李太白集》。►923篇诗文

诗词迷网提供《子夜吴歌·秋歌》的原文、翻译、注释、赏析等详细信息。《子夜吴歌·秋歌》出自李白的作品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s://www.shicifans.com/shiwen/4854.html

李白相关诗词

  • 出自蓟北门行

    李白〔唐朝〕

    虏阵横北荒,胡星曜精芒。
    羽书速惊电,烽火昼连光。
    虎竹救边急,戎车森已行。
    明主不安席,按剑心飞扬。
    推毂出猛将,连旗登战场。
    兵威冲绝漠,杀气凌穹苍。
    列卒赤山下,开营紫塞傍。
    途冬沙风紧,旌旗飒凋伤。
    画角悲海月,征衣卷天霜。
    挥刃斩楼兰,弯弓射贤王。
    单于一平荡,种落自奔亡。
    收功报天子,行歌归咸阳。

  • 山人劝酒(劝酒相欢不知老)

    李白〔唐朝〕

    苍苍云松,落落绮皓。
    春风尔来为阿谁,蝴蝶忽然满芳草。
    秀眉霜雪颜桃花,骨青髓绿长美好。
    称是秦时避世人,劝酒相欢不知老。
    各守麋鹿志,耻随龙虎争。
    欻起佐太子,汉王乃复惊。
    顾谓戚夫人,彼翁羽翼成。
    归来商山下,泛若云无情。
    举觞酹巢由,洗耳何独清。
    浩歌望嵩岳,意气还相倾。

  •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

    李白〔唐朝〕

    岁星入汉年,方朔见明主。调笑当时人,中天谢云雨。
    一去麒麟阁,遂将朝市乖。故交不过门,秋草日上阶。
    当时何特达,独与我心谐。置酒凌歊台,欢娱未曾歇。
    歌动白纻山,舞回天门月。问我心中事,为君前致辞。
    君看我才能,何似鲁仲尼。大圣犹不遇,小儒安足悲。
    云南五月中,频丧渡泸师。毒草杀汉马,张兵夺云旗。
    至今西二河,流血拥僵尸。将无七擒略,鲁女惜园葵。
    咸阳天下枢,累岁人不足。虽有数斗玉,不如一盘粟。
    赖得契宰衡,持钧慰风俗。自顾无所用,辞家方来归。
    霜惊壮士发,泪满逐臣衣。以此不安席,蹉跎身世违。
    终当灭卫谤,不受鲁人讥。

  • 送杨燕之东鲁

    李白〔唐朝〕

    关西杨伯起,汉日旧称贤。四代三公族,清风播人天。
    夫子华阴居,开门对玉莲。何事历衡霍,云帆今始还。
    君坐稍解颜,为君歌此篇。我固侯门士,谬登圣主筵。
    一辞金华殿,蹭蹬长江边。二子鲁门东,别来已经年。
    因君此中去,不觉泪如泉。

  • 古风(郑客西入关)

    李白〔唐朝〕

    郑客西入关,行行未能已, 白马华山君,相逢平原里, 璧遗镐池君,明年祖龙死。 秦人相谓曰:吾属可去矣! 一往桃花源,千春隔流水。

热门唐朝诗词

热门名句

《子夜吴歌·秋歌》名句